一、 辦理時間:111年5月14日(星期六),其中2項議題(在校青年、社會復歸相關協助)需於5月21日(星期六)加場辦理。
二、 辦理地點:與會青年、部會代表以Google Meet方式參與,審議主持人、工作人員則前往主控會場IEAT國際會議中心。
三、 參與對象:每1子題青年預計15人,合計90人(不含部會代表)
1、 第一階段Talk 29個執行團隊,各隊保障1個參與名額。
2、 第一階段Talk與會青年。
3、 各子題相關部會代表。
四、 防疫規劃:實體出席者約25人(包含主持人、工作人員),全程落實活動實聯制,並須出示至少3劑疫苗施打證明,或提供3天內快篩陰性證明。
五、 議題結論強化措施:
(一) 以心智圖綜整青年意見:以Miro綜整29場青年共同性意見,並交叉比對部會回應,優先選出可再進行深化討論之子題與相關內容;針對較多青年關注之議題(在校青年)、較專業之議題(社會復歸相關協助)分二天進行討論,俾讓部會與青年可進行更深度之交流。
(二) 進行議題重要性調查並諮詢專家建議:經彙整29場青年意見,共分為4大面向、6子議題及16項重點(如附件1),為可針對青年認為最迫切與重要之問題進行討論,將於會前請與會青年針對欲參與討論之子題進行重要性排序,並請專家協助針對各議題提供深化討論建議。
(三) 安排議題導讀:請青年意見彙整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協助就第二階段議題形成方式及部會回應說明進行導讀,讓所有與會者有共同之議題背景基礎。
(四) 邀請專家協助:由於本年討論議題較專業,爰每一分組將安排心理健康、議題相關之專家(不參與討論),適時給予分組主持人支援及協助,釐清議題現況。
六、 議題面向及意見內容,請詳閱議題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