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真的假的啦:破解社群中的 AI 內容迷霧

團隊名稱 / 社團法人臺灣直覺職掘職涯探索協會

活動人數 / 40 人

尚未開放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陪伴孩子在生命的大海中自主航行。」

 

自 2017 年以來,我們已陪伴超過 10,000 位孩子,並發展出 JOUR™ 引導教學原則(Join 參與、Observe 觀察、Understand 理解、Reflect 反思),在任何教學當中都遵循此原則,使青少年在自我探索的旅程中,能夠靈活應對挑戰,並成為堅定的自我領航者。也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意識到未來 50% 以上的職業,現在都不存在,也就是說,現我們不能只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未來」。

 

於是,我們開始在青少年的活動中,加入了對未來的想像、對 AI 議題的思辨與認識,也促成了這一次的討論!希望能先帶著青年討論,進而把這樣的視野,帶入更多孩子的教育現場。

議題介紹

隨著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社群媒體與數位內容的生態也發生劇變。AI 已經深度影響 social influencer(社群影響者) 的內容生產與傳播,包括 AI 生成影片、文字、聲音模擬,以及個人化推薦系統。然而,這樣的技術演進同時帶來許多新型態的挑戰,例如:

 

  • 假消息與資訊操控 :AI 能夠快速大量生成真假難辨的新聞與圖片,影響公眾認知,甚至改變社會輿論走向。
  • 深偽技術(Deepfake):換臉技術製造假影片的能力日益提升,涉及隱私侵犯、詐騙行為,甚至成為操控政治輿論的工具。
  • 真實性的挑戰:在 AI 生成內容廣泛流通的情況下,公眾如何辨識真實資訊?而在資訊真假交織的環境下,「真實」的定義是否正在被重新塑造?

 

然而,理解問題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們應進一步思考:在面對這些挑戰時,我們能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以及,今天如果是利用 AI 生成的內容,來推廣重要的社會議題,是否有違倫理道德,或是這是議題在缺乏經費和資源的情況下,可以更有效率去推廣的機會呢?另外,青年如何提升自身的媒體素養?社群平台是否該承擔更多把關責任?政府與公民社會又該如何攜手建立一套因應 AI 內容時代的新秩序?

 

以上都是這次討論的目標,希望能引導參與者從問題現象出發,進一步探索可能的因應方向與解決方案,不僅提出警覺,更朝向可行行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