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島新媒體,是由循環經濟新創團隊的創業家與教育設計新創團隊的創業家所共同組成的任務式專案小隊。
我們是一群對循環經濟能否改變現在的市場與未來的環境充滿好奇與持續透過行動驗證的科學家,也是一群嘗試把這些思考、疑惑與發現分享給每一個可能對循環經濟、永續社會、解決問題的新創團隊感興趣的年輕夥伴們。
循環島新媒體團隊的初步任務是:透過發起一場循環經濟白話文運動,將經過驗證、有數據或研究為基礎的資訊呈現出來,讓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或有關聯的夥伴能以共同的語言進行交流與討論,進而促成更多的共識與集體智慧。
最終,我們希望作為一個新媒體的角色,提供更多具有證據的循環經濟討論與議題,協助大眾更輕易的理解循環經濟是什麼、有哪些討論的面向、能如何理解它,並且可以依據哪些資訊,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循環經濟白話文運動-升級循環的商業提案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議題介紹
議題現況及問題:
現代工業生產和消費模式下,資源浪費到達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檢視後疫情時代、2022年的電商及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雖成長力道縮減,仍突破4千億元,使用超過2.2億件包裝,產生約5萬公噸包裝廢棄物。環保署考量網購市場規模及近三年國際管制趨勢,持續積極推動網購包裝減量相關指引與試辦計畫,並公告於今年7月1日生效正式法規,期望落實源頭減量,讓生態系中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投入綠色網購模式。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愈發顯著,永續發展包括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大層面,其中環境議題是當前全球最緊迫的問題之一。對此,各國政府紛紛發起了一系列的政策與法律措施,以推動低碳、綠色、永續的經濟轉型。同時,企業也從實踐社會責任(CSR)開始轉向,關注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永續經營,逐漸將ESG納入企業經營策略的核心。
循環經濟的重要推手組織-英國Ellen MacArthur基金會,2012年即提出藉由最大化、最佳化資源的使用,創造經濟價值的四大原則:
(1)循環越小越有價值
(2)循環越久越有價值
(3)跨產業循環增加價值
(4)源頭越清楚越有價值
在這樣的全球背景下,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應運而生。循環經濟是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透過最小化廢棄物、最大化資源價值,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商業模式被譽為是解決環境與經濟雙重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未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
作為全球知名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長期致力於節能減碳與環境保護相關議題,例如,回收再利用水資源、廢料和廢棄物的再利用等,並要求上下游供應鏈綠色轉型,積極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除了大型企業投入外,台灣的新創公司更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創新的商業模式可望創造與環境共贏的永續價值。例如,配客嘉PackAge+製作可重複使用的網購循環袋/箱,並串聯實體街邊店打造回收系統;或像是其他新創公司推動共享經濟,像是共享二手書、共享交通工具、共享辦公室等等。
然而,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與困境。這些挑戰包括但不限於「規模化困境」、「材料循環性的缺失」、「資源回收的不充分」、「循環經濟產業的協調問題」等。
「規模化困境」意味著在缺乏足夠的市場需求和標準的情況下,無法實現大規模的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因為缺乏規模,回收成本往往比傳統生產方式更高,甚至無法達成環境友善的初衷。
「材料循環性的缺失」材料或產品在生產和消費的過程中,由於缺乏循環再利用的技術或意識,無法回收再利用或重新加工,最終被視為廢棄物棄置於自然環境中,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造成資源的浪費。
「資源回收的不充分」指的是循環經濟中資源回收率低的問題,可能是缺乏有效的回收技術或回收市場、成本限制、回收系統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等原因造成的。在某些情況下,回收的物料可能比原材料成本還要高,這意味著回收不具有商業競爭力。
最後,「循環經濟產業的協調問題」指的是跨企業、跨產業,以及政府、社會和市場之間協調不足、缺乏共識、協作不夠的問題。為了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需要進行產品設計、原材料採集、生產製造、產品使用和資源回收等各個環節的協調,但不同企業在循環經濟產業中的角色不同,存在競爭和利益衝突,難以協調、缺乏合作和互信,成為了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
為了更精準地描述現況,人們開始使用一些新的詞彙,例如「綠色溢價」、「綠碳」、「綠色投資」、「碳盤查」、「碳稅」、「碳定價」等,它們代表了新的概念和趨勢,作為青年需要了解這些概念,並藉由集體智慧試著提出升級循環的商業提案,讓更多的企業和消費者參與其中,以突破循環經濟的現況。「循環經濟白話文運動」期望透過白話文的轉化,讓大眾輕鬆地理解循環經濟現況的局限與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我們相信,只有當大眾都能理解和支持循環經濟,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目標。
議題之多元觀點與公共重要性:
循環經濟不僅可以創造經濟利益,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對未來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將目前仍主要是線性「生產-使用-丟棄」的經濟體系轉變為可持續的方式,確保經濟和環境的長期穩定與共存。最重要的是循環經濟並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模式,它涉及到我們所有人,同時在經濟體中扮演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每個人都可以為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做出貢獻。
多元觀點和公共討論的重要性在於促進對循環經濟議題的多面向理解和廣泛性探討。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和相關政策對各利害關係人有不同的影響,包括企業、消費者、政府、學術界、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等等。這些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對循環經濟的議題有不同的立場和需求,因此需要透過不同背景的參與者,帶來多元觀點和公共討論來理解和解決這些問題。
此外,多元觀點和公共討論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它們可以促進公共參與和民主交流。循環經濟議題涉及到的問題是眾多且複雜的,因此需要透過公共討論和多元觀點的參與,使得各方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分享他們的意見和觀點,以確保政策和商業模式的正當性和可行性。
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需要在不同層面上得到探討和支持。對於企業來說,需要將產品的全生命週期納入考慮,這將迫使企業重新設計產品,提高產品的耐用性和可維修性,減少使用難以回收的材料等。此外,企業也需要帶動其供應鏈的改變,以實現更好的資源利用。
在消費者層面上,我們需要檢視自身的消費行為對環境和資源利用的影響,提升有意識地責任消費行為來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包含選擇耐用、可維修和可再利用的產品,並在使用完畢後適當地處理和回收垃圾。
除了企業和消費者,政府更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透過立法、政策和經濟刺激措施來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例如,今年1月1日已經開始實行的循環杯新制、7月即將正式上線的網購包裝減量法規,以及一次性旅宿用品限制;或在推動初期給予企業和個人相關資源補助,以鼓勵投資和參與循環經濟創新項目。
若能讓不同利益關係人共同參與循環經濟議題的討論,那麼我們就能夠加速實現永續、公平、有利的經濟發展方向。我們需要通俗易懂的共同語言和足夠的基礎背景知識,來建立共識,以及促進多元觀點和公眾討論,並鼓勵企業、消費者和政府積極地參與其中,以實踐2050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目標。
附件下載
議題分享人
成果展示
活動側寫
環保、永續,對一般大眾來說都是空泛的概念,其中還包含各種艱澀、令人費解的專有名詞-「綠色溢價」、 「碳稅」、「碳盤查」......等。如果我們還不知道這些名詞在說什麼,就沒有機會為這個社會創造一些改變,Talk執行團隊「循環島新媒體」就透過一場公共議題討論,除了幫參與者「科普」循環經濟的專有名詞,並期待以討論的方式,定義出屬於青年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Ecoco循環經濟創辦人李漢揚表示,讓不懂循環經濟的一般民眾,都能無痛接受循環經濟的行為模式,甚至進而影響消費習慣,這才是成功的循環經濟關鍵,例如YouBike等;配客嘉產品營運副總監李郁書則進一步詮釋了循環經濟,「這是一種經濟體系,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使用和浪費,並提高資源的回收與再利用。」
交流討論中,有青年原先以為活動參與者應該都是平常關心永續的「同溫層」,但仍有人有「這個時代誰會用環保杯、自備環保筷?」的想法,因此即使是關注永續的夥伴,也有彼此不同的關注點。 跨出同溫層,才有機會讓循環影響力推己及人,影響更多人認同,並接納循環概念或環保意識。
從不同立場和需求出發,大家期望即便是不懂循環經濟等相關專業,也可以以低門檻方式參與其中;而企業可以藉由以人為本、且可維護的服務設計,讓產品具備可持續性,並提出升級循環的商業提案,驅動社會大眾有意識地透過消費行為實踐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