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理財原滾滾,你才元滾滾 :部落儲蓄互助社

團隊名稱 / 理財原滾滾,你才元滾滾

活動人數 / 30 人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我們長期關注原住民族群的發展,並透過不同形式的行動深入社區,與部落建立緊密的連結。此次,我們希望透過討論與行動,探索 AI 浪潮下部落儲蓄互助社的可能性,並邀請目前合作的族人前往屏東青年發展處,與當地居民交流,共同尋找強化部落經濟韌性的方案。

 

承駿長期與台東建和部落合作,推動幼兒與長者健康教育,於部落文健站開設長者運動健康課程與學童課輔班,並協辦台東慢食節,邀請部落青年參與在地文化與食農體驗的推廣,深化部落的文化與經濟發展。然而,受到疫情與地震影響,當地居民的生計更加嚴峻,因此更希望透過部落儲蓄互助社的機制,為社區帶來更穩定的經濟發展

 

緒宇自 2021 年起深耕台中清水,推廣拍瀑拉平埔族文化教育,與當地文化基地及協會合作製作原民繪本、策展,積極參與社區營造,如台中沙轆社雇工購料計劃。透過文化傳承的經驗,希望思考如何面對AI浪潮的拍瀑拉族延續,使儲蓄互助社成為青年發展與文化永續橋樑

 

芷均居住於桃園之原住民社區,觀察到目前航空城計劃下許多在地的原住民居民對財務管理與儲蓄觀念較為陌生,消費模式偏向即時性,缺乏長期規劃。因此,她希望藉由這次機會推動金融教育,幫助原住民族群建立更完善的儲蓄與財務規劃觀念,提升部落的經濟自主能力

 

議題介紹

金融領域可以說是和數位科技結合地最早、應用最廣的領域。

但在當前以利益優先的資本社會中,許多較為弱勢的群體時常被排除在金融體系之外。

金融體系為了規避風險,信用良好、資本雄厚,甚至是熟悉操作金融的人,越容易獲得有利的金融資源,使社會階層間的鴻溝越來越大。

 

AI技術的破壞式創新,讓原住民傳統經濟模式與主流社會金融價值觀的衝突、文化與金融教育的調適,如何在金融教育中尊重原住民的文化價值觀?尤其,現行金融教育大多強調儲蓄與投資報酬,但是否能發展出更符合部落文化的理念與目標呢?

因此,我們將眼光投向不以營利為目的,以社群互惠為基礎的儲蓄互助社

 

原住民族的部落儲蓄互助社(Credit Union)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互助社透過社群合作與共同儲蓄,建立互助機制,讓資源較少的個體仍能獲得金融支持,進而提升經濟自主性。這種模式不僅能為族青提供經濟安全網,還能成為探索 AI 世代新型金融與社會互助制度的契機。

 

原住民文化精神的核心在於分享與互助,使彼此生活充滿樂趣與滿足。然而,與商業和資本社會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導致原住民族群遭受污名化標籤。這種文化上的差異,不僅突顯出原住民與主流社會價值觀的不同,也反映了社會對多元生活方式的理解仍有待深化

 

此次討論,我們將邀請建和部落和其他熟識儲蓄互助社運作的族人前來,透過不同部落間的經驗與交流,共同思考在 AI 浪潮下,如何運用部落儲蓄互助社的機制來提升經濟韌性,並發展更具可持續性的部落經濟模式。

議題分享人

議題分享人照片
個人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