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長期關注原住民族群的發展,並透過不同形式的行動深入社區,與部落建立緊密的連結。此次,我們希望透過討論與行動,探索 AI 浪潮下部落儲蓄互助社的可能性,並邀請目前合作的族人前往屏東青年發展處,與當地居民交流,共同尋找強化部落經濟韌性的方案。
承駿長期與台東建和部落合作,推動幼兒與長者健康教育,於部落文健站開設長者運動健康課程與學童課輔班,並協辦台東慢食節,邀請部落青年參與在地文化與食農體驗的推廣,深化部落的文化與經濟發展。然而,受到疫情與地震影響,當地居民的生計更加嚴峻,因此更希望透過部落儲蓄互助社的機制,為社區帶來更穩定的經濟發展。
緒宇自 2021 年起深耕台中清水,推廣拍瀑拉平埔族文化教育,與當地文化基地及協會合作製作原民繪本、策展,積極參與社區營造,如台中沙轆社雇工購料計劃。透過文化傳承的經驗,希望思考如何面對AI浪潮的拍瀑拉族延續,使儲蓄互助社成為青年發展與文化永續橋樑。
芷均居住於桃園之原住民社區,觀察到目前航空城計劃下許多在地的原住民居民對財務管理與儲蓄觀念較為陌生,消費模式偏向即時性,缺乏長期規劃。因此,她希望藉由這次機會推動金融教育,幫助原住民族群建立更完善的儲蓄與財務規劃觀念,提升部落的經濟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