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群在蘭嶼相遇的朋友,有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也有因為工移居此地的外來者。
WHAT WE DO ?
週間我們是生態導覽員、學校職員、公所助理、加油站服務員、基金會社工,周末我們化身為課輔班老師、教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非營利單位志工、議題倡議者。
HOW WE WORK ?
成員各個身兼多職,蘭嶼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去,因為有想要做的事,想要守護的人,
我們是都沒有用(tomeyyonong)的嶼海之人。
我們是一群在蘭嶼相遇的朋友,有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也有因為工移居此地的外來者。
WHAT WE DO ?
週間我們是生態導覽員、學校職員、公所助理、加油站服務員、基金會社工,周末我們化身為課輔班老師、教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非營利單位志工、議題倡議者。
HOW WE WORK ?
成員各個身兼多職,蘭嶼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去,因為有想要做的事,想要守護的人,
我們是都沒有用(tomeyyonong)的嶼海之人。
議題現況及問題:
離島與本島的基礎建設與地理條件差異甚大,蘭嶼獨有的海洋文化與 部落傳統受到漢人社會的影響,沒有公民溝通過程與公平的機制下, 長期以來蘭嶼的命運被外來統治者決定,地方缺乏話語權與自主性, 許多歷史脈絡與事件對蘭嶼造成的影響,雖不是本次議題討論的主 題,不過主辦方將保持中立立場,特別注意論壇相關資料與宣傳或程 序之透明公開性,同時避開較為敏感與文化傳統的議題。
以2003年後(近二十年)蘭嶼的經濟發展與產業作為切面與討論時間 軸,在永續的大架構下,請青年學子們就自身的成長經驗說出他們觀 察與感受到的部落轉變,這次論壇將與在地夥伴討論目前蘭嶼因為社 會變遷與產業發展,對社區生活、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影響,在近幾年 討論時常被提及的觀光發展導致離島垃圾問題加劇、遊客破壞自然生 態、缺乏資源回收處理等問題,地方社群對於產業發展的看法與自身 的永續行動為何。
議題之多元觀點與公共重要性:
(1)增進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與練習討論 觀光產業目前為蘭嶼重要的經濟來源,不過當地並沒有相關的產業公會, 在公所的組織編制下也沒有觀光科或是相關部門,以青壯年為主要人力的 觀光產業,近年來吸引青年返鄉,我們希望能透過宣傳、講座與系列論 壇,引入青年署的資源,輔導培力在地青年社群的茁壯,並且凝聚出屬於 蘭嶼青年的在地永續策略。
(2)以鄉的尺度,地方社群對於環境永續的看法為何?
在《成為池上》一書中,作者提及以鄉為為「社造單位」的可能性,此處 點出的社造範圍不侷限於村落、部落或社區,而是一個以鄉為尺度的空 間,而推動社造的組織也不限於社區發展協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民間團 體陸續接棒,並且以鄉公所為首,帶領整個鄉完成新階段的發展願景。 我們希望逐步凝聚地方青年參與政治的力量,讓在地社群說出對於蘭嶼的 發展願景和對於永續未來的看法,這些概念如果只是由上而下的政策單方 布達而沒有更多的在地觀察與討論,十分可惜。創造一個讓各方自由表 達,以及尊重差異的討論平台,待起更多討論,捲動更多年輕人為自己的 未來發聲,是我們參與本計劃的初衷與目標。
全球進入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各地野火頻傳,日前夏威夷第二大島毛伊島才剛發生野火災害,致使超過一萬人失去家園,而在臺灣的原住民部落裡,亦因氣候變遷,使得部分歲時祭儀所需的原生植物未能順利長成,在關鍵時刻裡缺席。氣候變遷的影響力,正快速衝擊依傍山海而居的原住民族,與其身處的自然環境關係。
蘭嶼為四面環海之火山岩離島,同時居住唯一的海洋民族─雅美(達悟)族人,現在島嶼經濟型態由過去自給自足的農耕漁獵,逐漸轉型為觀光商業模式,如何持續穩定發展並兼顧環境永續,也一直是島嶼多數青年所擔憂和重視的面向。因此「都沒有用(tomeyyonong)的嶼海之人」,這群生活在蘭嶼的青年們,以「韌性島嶼:永續蘭嶼的在地策略」為主軸,號召青年們一起來發想蘭嶼的永續策略。
擔任該場次議題引言莊慕華(小海),長年穿梭於東海岸各部落,關注公民社會發展,並探索異質觀點與資訊傳播的型態。她首先引述〈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及淨零、減碳、永續傳承勢在必行,然而她也提到:「只有住在這裡的你們,了解自己的生活被什麼影響。」讓在場的青年們深入思考蘭嶼當下與永續的距離,以及可能需要改善的現況。
參與者並非全數為雅美(達悟)族人,而是由族人、如候鳥般隨季節遷徙的移居者、嫁來此地的媳婦、打工換宿小幫手所組成。因此在討論的第一階段,首先是打破藩籬、認識彼此,再試著找到共同語言或痛處。而隨著各組桌長的引導以及講師的串流提醒,青年們開始聚焦島嶼現況,提出顯見問題與潛在隱憂,在第二階段討論中梳理共識,選定待解的處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用路安全以及海洋生態。
過程中亦有青年擔憂這樣討論仍只流於同溫層或偏離淨零排放主題,但事實上,在場參與者身分組成,正是整座島嶼縮影,更將環境永續議題提高到新的層次─以「人」為本。期待此次Talk能做為開端,帶領大家跨越歧見、理解彼此,未來持續開啟溝通管道,進一步攜手共創永續蘭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