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永續社團的青年對台灣淨零未來的想像,推展至如何促進永續社團與校務體系的協作,共同邁向淨零校園?

團隊名稱 / 北大永續城邦社

活動人數 / 35 人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Greenpolis永續城邦社是關心永續發展議題及氣候變遷的學生社群,期望以行動共創影響力。

2020年暑假,一群大二學生共同組成「Greenpolis永續城邦社」,誓言要成為臺北大學與國內外永續議題接軌的橋梁,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實踐指引,更從大學校園再拓及鄰里,號召更多人共同關心我們所處的世界。

為具體實踐社團宗旨和目標,我們重視品牌行銷和社群互動,「春沐永續生活節」是我們與社會溝通的橋樑,結合市集、野餐、演唱會、短講、桌遊體驗等活動,讓所有人都有機會輕鬆將永續觀點帶進日常生活中實踐。 2023年,城邦從社團轉化為聯盟,串連七個社團(尚在擴大中)成為臺北大學的地下學生會,爭取青年永續話語權。並且連結師大、政大、台大、輔大、中央、成大、陽交大......等友校社群,讓充滿點子與熱情的你,不再害怕找不到戰友與舞台,勇敢跨出舒適圈吧!

Greenpolis期待擴充大家對永續的想像、共享社群資源,以更多元的方式支持我們的未來。

議題介紹

議題現況及問題:

摘要
近幾年,極端氣候、熱浪席捲世界各地,氣候變遷造成不少實質影響,而永續發展、淨零排放(Net Zero)成為網路搜尋的熱門關鍵字,在ESG三個面向裡,環境面的永續議題受到最多關注。當世界各地、社會各界都在著手進行氣候永續行動時,作為「學生」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永續、淨零碳排的校園不只需要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動,更是需要凝聚全體師生一起做出行動,參與明日的改變。
「綠社交流」每年邀請臺灣關注永續發展的大學社團幹部一起相聚在一起,交流彼此社團經營的成果互相加油打氣,今年即將邁入第八屆的綠社交流由國立臺北大學永續城邦社承辦,期望結合審議式民主討論的方式,以結構化的討論流程讓討論議題能更聚焦在跨校社團如何在本次活動結束後保持互動、共同推動大學的永續發展事務。
如何在校園中推廣永續發展、邁向淨零綠生活是一門重大的課題,除了向上溝通-說服學校改變傳統的行政流程,還包含向下溝通-與更多對永續發展不甚了解的同學推廣,這些過程中遭遇的難題都是本次希望能一起交流並共尋解方的議題。

永續社團推動永續發展之實例
本次承辦綠社交流之臺北大學擁有多個專注於社會服務或永續發展的學生社團。其中,永續城邦社透過教育訓練提升社員專業知能,並參與各項校內外永續倡議活動,並嘗試由社會企業出題社員解題的方式,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出解方。此外,永續城邦社也長期與校方的USR基地合作,舉辦諸多建構永續知識的講座課程。
2023年,永續城邦社將社團品牌化為「永續城邦」,與校內性別研究社、好好試射、北大AIESEC、不好意思電台等社團聯合提倡永續概念,期望建構三峽北大生活圈的永續基地,將永續發展概念融入到各個社團內,善盡各社團的社會責任,藉由共享社群串聯美好價值。
政治大學永續社以環境減塑減廢、蔬食推廣以及時事的討論為主軸,帶給學生的除了觀念認知還包含實務的經驗操作。在減塑減廢的方面,永續社曾舉辦免廢市集,透過價值交換舊物來減少二次浪費;藉由推廣校園附近的的蔬食餐廳,宣導吃素的健康與永續性;時事討論則非常多元且貼近日常,比如,藻礁對環境的重要性,或是校園撤資活動,這些作為都顯現了學生團體對於永續方面的作為,以及迫切想為環境做點什麼真誠的心。政大學生會成立的永續部,期望從校務、會務、知能三個角度切入,耕耘永續議題,關注環境及氣候面永續目標。如永續部在會務治理加入永續思考工作報告,如減少名片數量、不主動提供茶水給講者,希望將這些永續思考納入決策,以達永續之目的。
國立臺灣大學是我國第一間進行化石燃料撤資的大學,透過撤資高污染的產業以落實責任投資來達到永續目的。期間台大學生會更與氣候行動社舉辦綠色金融講座,讓學生連署,說服校方兌現承諾。除此之外,學生也與台大永續辦公室合作,積極規劃永續相關社團,也舉辦ESG永續校園創意競賽,透過新穎的創新永續想法,實踐於校園當中。Ucup為台大各不同科系之學生所共同創立之團隊,透過可租借的共享環保杯減少大量一次性塑膠,至今為止已減少15,000個免洗杯、450公斤的碳排放。杯特社也積極地拓展服務範圍,透過各項講座分享、活動合作,目前有越來越多校園及附近店家進駐Ucup,讓更多人觸及循環杯的使用,使每個人都能成為永續環保的消費者。
由上述眾多的校園永續實踐案例得知,學生在學校進行淨零轉型時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學校對於社團經營的輔導與協助,是否具有強烈的企圖心在校內推動永續發展也非常重要。如何透過校內對永續發展的具有熱忱的學生透過社團形式向更廣大的學生進行推廣,讓校園邁向2050年的淨零排放,每一步的行動都具有其意義。因此本次欲討論之主要議題為:永續社團的青年對台灣淨零未來的想像,推展至如何促進永續社團與校務體系的協作,共同邁向淨零校園?

議題之多元觀點與公共重要性:
本次議題招募來自全臺灣之校園永續社團幹部參與討論,包容多元觀點,並期望在參與者的多元性上更加努力,因此將大力招募來自不同學校、地區、性別的參與者加入討論。同時本議題攸關社團間如何發揮綜效,並減少新成立之永續社團的摸索期間,幫助加速推動永續事務。
本場Let’s talk 欲招募致力於在校園推廣環境永續之社團幹部及成員共同參與討論,結合邀請NGO專業人事分享他們與其他單位合作的經驗,以達到跨界交流目的,有助於參與者在未來推動校園永續發展。

成果展示

活動側寫

6月底暑假期間,高溫喧鬧蟬鳴的台北大學教室中,有一場關於「淨零排放」議題的公共討論活動登場!這天來自各地大學的永續社團成員,沒有到海邊渡假,也沒有去打工賺錢,一早就從各方聚集於此,就為了參加由北大永續城邦社辦理的Talk討論活動。

永續城邦社,是一群台北大學關心永續發展議題及氣候變遷學生所組成的社團,在努力推動議題過程中,發現校方和同學未必重視環境永續、綠生活實踐等概念,社團資源也有限,因此社長袁子淇在2020年開始聯合各大學永續社團,希望能共享資源、經驗交流,也累積出彼此夥伴情誼。

此次Talk活動的負責人及主持人張容禎,在活動前則將「淨零排放」的定義、政策、國外範例等都徹底研究,她即將擔任北大永續城邦社副社長,承認以往過去未曾深入了解淨零議題,尤其是國家政策部分,也趁此機會與夥伴們深入思索淨零校園該從何著手;同時在業師協助下,與分組桌長們一起接受審議式民主操作的訓練。

一整天的活動,不僅激盪出同學們創意,也讓參與者抒發與校內外組織交流的甘苦,談論如何在一次次挫折或同樂活動中快速成長。臺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文培則以講師身分,分享自身經驗,他認為這個世代的青年,認真勤懇努力,未必能獲取金錢上報酬,但卻能產生相當的價值。「社會要求企業做CSR,大學做USR,我們個人自己也應該要有PSR(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個人社會責任)的理想。」投入永續社團的夥伴們,相較於一般學生團體,更能獲得關於社會倡議跟議題遊說的經驗,成為自己邁向永續或成長的能量。

袁子淇認為,透過審議式民主的方式,讓大家一起想像聚焦討論永續校園的各種提案,並透過各校交流,可以讓校園中有志推動淨零校園的夥伴們,有更強力的起步後盾,期望Talk結束後,參與者對於永續政策除了有更多理解外,還能將綠生活概念深耕心裡,永續行動不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