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議題現況及問題
Z 世代與後千禧世代(約指 1990 年代至 2010 年出生者,以下均以Z世代簡稱)經歷了千禧年 dot-com 數位成長與泡沫化,或是智慧型數位產品大量問世。相較於前千禧世代與 Y 世代的成長經驗缺乏數位工具,他們幾乎是從學習階段就已經具備程式設計課程、智慧型產品的豐富經驗。同時,這樣的世代也有意識地(或被迫)形成了數位身分與數位認同。
因為與Y世代及前千禧世代的成長經驗差異,使得兩個世代之間因數位基礎產生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落差逐漸成長。無論是社群媒體的使用、社群議題的對話、全球化的互動與交友關係,都成為世代互動的新挑戰。許多與數位或網際網路較為陌生的前千禧世代與Y世代,因而對年輕一代的價值觀與文化產生了隔閡與不認同,這樣的潛在因子,透過家庭、教師與學生的世代差異,形成了 Z 世代的世代焦慮,也促成了許多價值轉型階段的心理健康議題。
例如在社群媒體上,前千禧世代和 Y 世代的人主要透過這些軟體取代電話與簡訊的傳統功能,但 Z 世代更常透過這些社群媒體展示自己的生活型態、生活風格與交友互動。因為不斷美化的網路意識,Z 世代的人們開始於社群媒體的平台上追求比自己真實生活更好的樣貌,這群從學習階段就開始形塑數位身分與認同的世代,將面臨兩個過去世代不曾面臨的心理健康議題:數位心理健康,以及數位身分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從世代差異的角度來看,可以假設 20 年後的虛擬元宇宙技術已經十分發達,人們花費多數時間浸泡在數位環境中。此時將浮現三種認同狀況:一、對於 Z 世代之前的人來說,可能已屆退休年齡,大可不參與這波世代的轉換,因此不會面臨數位身分認同與實體身分認同的衝突或調適;二、對於 Z 世代的人來說,不但經歷了智慧型手機風潮的轉換,也會在處於壯年時經歷到虛擬世界為主的轉換,無法像前世代的人一樣不參與典範轉移,實體與數位身分兩種認同的衝突就會發生;三、對於數位原住民來說,可能從一開始就具備數位身分,但是對於實體身分認同與使用比例大幅下降。那麼是否會產生其他心理議題,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因此針對世代差異中的數位認同理論,未來會在論壇前蒐集相關資料,補足背景知識,建立更好的討論脈絡。
而本議題中數位心理健康的定義,指的是當人們擁有數位身分之後,產生的自我覺察、自我意識與情緒狀態等心理特徵。這些數位心理特徵可能與他在現實生活中展現的樣貌完全不同。例如一個人在匿名論壇發表高度攻擊性的言論、看到爭議就見獵心喜,然而現實生活中的他其實是個沉默寡言的學生。
論壇關注的第二個層面,則是數位身分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人們能夠在數位環境之中創造並使用無數個虛擬身分,卻沒想到數位和實體身分的轉換過程可能引發許多心理問題。像是當人們關閉電腦、回到真實世界,他們的心智模型會如何運作? Y 世代與前千禧世代大多能清楚區分實體和與數位交友圈的差別,然而 對於依賴數位工具社交的 Z 世代來說,大概很難了解實體和數位平台的朋友究竟有何異同?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可以得出數位工具是把雙面刃的結論。增加生活方便性的同時也產生了新興議題,端看我們怎麼使用。
值得思考的是,世界上(包含臺灣)仍極度缺乏和數位心理健康的相關政策。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針對數位心理健康議題的論述不但非常有限,提及數位與網路科技的篇幅也大多將網路、數位、科技產品視為「潛在的有害因子」。與網路有關的政策包含網路成癮防治、智慧型產品管控、網路遊戲疾患等等;教育部發布的 108 課綱雖然在科技領域中制定科技使用態度指標,但缺乏具體的描述,也並未區分數位認同、數位心理、現實心理與現實身分認同之間重要的互動關係。
所幸,陸續有國家、組織針對數位健康議題展開多元形式的倡議。例如 Google 開設數位健康課程,以網路巨擘的立場倡導正向使用科技的方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立數位健康理事會,旨在提倡實體身分與數位身分認同互相影響的重要性;歐盟理事會則以數位公民的視角切入,關注數位公民的道德責任與義務。不過,這些組織都未重視 Z 世代所處環境的獨特性。
因此,在前述議題脈絡下,本團隊採訪了 Z 世代、非 Z 世代家長、心理與教育工作者。並考慮到臺灣科技發展所促成的數位落差,將本次議題聚焦於下列三項關鍵問題,期許議題討論的結果能作為衛生福利或數位發展政策文本的重要提案與參考素材。
關鍵問題 1. 如何界定 Z 世代數位心理健康的概念?
關鍵問題 2. 數位環境為 Z 世代的心理健康帶來哪些正向和負向的影響?
關鍵問題 3. 數位身分認同引發了什麼 Z 世代的心理健康議題?
(二)子議題討論方向
數位環境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如何影響數位身分與認同?
數位身分與實體生活的交互影響為何?
(三)議題與討論主題的相關性與重要性
當 Z世代將生活重心放置於數位工具或社群媒體時,首先會產生的問題是數位成癮以及過度美化的數位形象。不過問題的成因可能非常複雜,例如因為數位認同的差異,越來越多 Z 世代的子女認為自己無法與父母溝通、父母完全不了解子女的想法;或是因為數位世界的公開性與匿名性,產生了嚴重的比較心理、自卑心理、自制力下降等現象。而以數位成癮與數位壓力對心理健康的重大影響來看,至少就包含混和對生理影響的成癮性物質(多巴胺)以及數位世代焦慮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惡性加成循環。
因此,全面了解世代環境改變所導致的世代差異、世代特性、世代焦慮與數位心理健康等議題,將有助於釐清在環境變遷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如何發展正確的認知與合理的數位心理輔導機制。
(四)對Talk討論的期待
本次論壇的期待,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說明。一、希望參與者可以透過講者引述議題,分享關於數位世代環境與世代差異所導致的更豐富多元的世代焦慮樣貌,進而討論數位心理健康與數位對真實心理影響的問題。二、希望建立在前述討論的基礎之上,基由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群媒體環境,以個人的角度而言,發覺那些可以改變的現象與可能問題的癥結點。三、希望部分的參與者可以從其身分、經驗與立場,提出社會層面的政策建言或解決策略,促成更有效的公民行動計畫。要注意的是,本層次並非對法規制度層面的倡議與行動,而是針對心理健康過渡階段措施的提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