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畢業即失業,焦慮再焦慮,怎麼辦?

團隊名稱 /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抵抗焦慮隊)

活動人數 / 30 人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本活動由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主辦,包含一群龍華科大大學的師生團隊,一起組織這個講座。

議題介紹

一般人都以「大學生」預設為高中升學而來的大學生,其實以技職背景的科技大學學生同樣也是大學生的一環,尤其是私立的科技大學,往往不受待見,我們的論壇主要對象即在此群眾。想辦法克服科大同學普遍的不擅長表述後,想探討私立科大學生面對未來畢業後的就業處境為何?在校所學與產業的落差,如何銜接?自身焦慮又如何調適。論壇將以這三方面予以討論。

(一)議題現況及問題
今年(2021)的大學錄取率是史上最高,達97.98%(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資料),但大學生生涯發展裡,常被稱「畢業即失業」,面對就業焦慮的「畢業」,失去了學生身分,就好像超級瑪莉的無敵星星用光了,渾身都感覺危險與不自在。
可能有人提前意識到,好好學習,好好找尋方向;有人選擇埋頭繼續混日子,有人不置可否畢業工作;有人選擇繼續念書、延畢等方式來延長面對該問題的時間,這樣的焦慮讓人無所適從,原因百百種,但都直指讓人高度焦慮的生存危機。
這樣的焦慮,夾雜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被檢視,對照下的心虛、對自我效能的懷疑,即當個人的存在價值受到威脅。我們需要很辯證地看待焦慮的建設性與破壞性,資本主義下,我們被要求以個人之軀面對整個龐大資本主義社會下,要求進步、效率、競爭的不安,但在這樣的焦慮下。從個人到周遭的環境,我們又可以怎麼去面對,進一步討論身處教育制度下的我們,可以怎麼為自己發聲?追求超越,完成自我?人的精神狀態處於這種高度的警戒中,在焦慮中煎熬,煎熬中往往會朝不健康的另一端傾倒...。

(二)議題與討論主題的相關性與重要性
大學生的就業焦慮,以及產學間長期的失衡,政府並非無感,本次活動就是為了結合「產-學」的討論,讓學生的的聲音有機會從個人的、內心的、情緒非語言焦慮,變成具體被說得出口,並且被整理成為具體而有所依據的建言。這樣的建言回到學校,具體有機會可以讓治校團隊調整經營策略,從而讓學生可以真正受益。
這樣的建言可以回到政策面,由青年署到教育部,讓國家治理團隊調整政策方向,從而真正利益到當然的大學生。
其實國家針對職涯探索預備了許多的資源,向青年署就有非常多齊備的資料與工具可供大學生使用探索性向跟職涯。藉由討論議題的本身,可以增加參與學員對於議題資料的熟悉、掌握與理解。大學生往往在個人焦慮情緒過大時候,縮小了自己的視野,甚至變得很狹小。擔心自己失業的假議題或小議題,儼然成為被過度重視、看似可以有效的小技巧所解決,例如教你怎麼面試、如何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等。但無以從格局較大、方向較寬的方式著手-如先了解自身性向,再選擇從事適性的行業,以發揮自己的潛能-其實是事倍功半。

(三)對Talk討論的期待
從學生的第一線心聲著手聽起,彙整起來,並成為對照政府政策的依據,以此切切實實地針對:
1.大學生面臨到的產學不一致該如何有解決的方向?
2.對於大學生真實產生的焦慮,甚至引發的憂鬱、無希望感到個人身上能產生自我效能低落感,如何不至於悲怨無可宣洩,長期忍受感受孤獨絕望,甚至感到生無可戀,最後釀成悲劇?從學校到社會政策層面上如何有效地面對?
3.對於焦慮本身的調適方式,拋磚引玉,集合出一些好方法。
希望藉由青年talk從就業焦慮的議題,讓參與的學員發現,失業的假議題中,如何利用或擴大既有資源,選擇自己適性的職涯才是真議題。然而這個發現,需要藉由自己切身面對就業的焦慮感,引發後續對於為了解決自身的焦慮情緒,而負責任地採取行動。也藉由論壇的辦理,提供一些職涯探索的線索與可用的資源,不論是否「學以致用」,能夠端正切實地正視自己的未來與眼前行動的關聯性,並賦予期待,才有機會有意識地過上自己期待的人生,這正是本論壇所想要帶來的影響。

議題分享人

議題分享人照片
個人經歷

成果展示

活動側寫

2019年出現的疫情,催化了各產業的轉型,使市場的變局提前猛烈地發生。可謂「海嘯前排」的應屆畢業生、青年工作者與距離出社會僅剩1、2年的學生,所背負的求職壓力以及延伸的生活壓力、社會期待等,難以想像及負荷。

今天這場在龍華科技大學的Talk,以「畢業即失業,焦慮再焦慮」為議題主軸,也邀集與議題密切相關的科大生們參與,他們多半是技職體系出來的學生,被視為是一畢業就具有專長,不必擔心就職接軌的群眾,然而,他們也無法在這場求職困局中置身事外。

來自龍華科技大學諮商輔導暨職涯發展中心的朱先韻心理師,介紹了學校幫助學生職涯探索的輔導資源,包含一對一的職涯諮詢、職涯規劃等,有許多學校系所更有「系職涯導師」的角色,能聚焦單一科系學生群,提供對應適切的職涯建言。

現場可以聽到第一線學生的想法,他們認為授課內容有彈性化空間,目前的課程讓所有學生都獲得了證照與特定技能,但卻無法讓學生自主啟蒙,多元發展。而許多學生未來想投入的產業發展過快,學校課程無法快速應變,提供符合時宜的教學,也讓學生自認能力不足,不清楚業界需要什麼能力,從而對出社會感到害怕與焦慮。

大學生們對於當前困境提出相關解套建議,其中「開放式」的課綱是願景之一,師資引入具有業界經驗的人士進入校園,提供更切合產業實務的授課;學校若也可提供學生更多選課的自主權,而非用模組化課程綁訂課程規劃,也能提高學生在求學的自主性,由學生主動選修合適的能力。

在身分轉換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碰上焦慮,若這個時候,能夠及時獲得溫暖的支持與冷靜的實務建議,減少徬徨與挫折感,相信可以讓更多青年順利走出求職焦慮的困境。

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