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50淨零排放是全球共識」的影響下,淨零排放、永續發展成為熱門關鍵字,涵蓋了氣候變遷、資源循環、環境政策、產業發展等,但在討論「如何永續」之前,來自臺南的「找自己Findurself」團隊則先定義「何謂永續」,以紡織業的轉型過程為主題,讓學員思考,傳統產業如何做到永續發展。
紡織業在永續轉型上卯足全力,「要做到永續需要對應的人才跟內容,以及對行銷有新的想像。」臺南市棉被寢具產業協會理事長吳松儒分享,紡織業從原料生產、加工製造到銷售購買,都要找尋新的商業模式。億進寢具副總經理柯智也實際分享銷售端,透過免費修補、更換拉鍊、減少塑膠包材、更換門市照明,以及雲端會員、自動車縫設備、VR寢具模擬等數位轉型,實踐ESG。
傳統產業與時俱進,學生的思維也不斷進步,變得更加全面,找自己Findurself團隊創辦人杜亞訊觀察到,現在的學生傾向以自己的興趣來挑選科系、產業,對於學生來說,探索自己的特質更為重要,如何連結產業的變化與青年的學習,他認為,從課程紮根校園,建立維繫與地方的關係,讓學生對產業有興趣,進而發展議題。
下午的Talk討論,團隊採用「開放空間(open space)進行,青年們各自提出對紡織業的好奇與想像,從像是如何從基層推動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達到垃圾減量,或是資方如何因應環保材質高成本的問題等環保相關議題,亦或是紡織產業如何增加新的價值、如何跳脫代工,創造自己的品牌同時結合ESG概念等行銷定位議題,其中,年輕的學員更在意紡織業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並改變大眾對紡織產業的既定印象。
從學員的討論中,許多人認為「讓年輕人有動力了解產業」是重要的第一步,從傳統文化、環保概念的連結、以及在學校端投入更多資源,讓學生在求學階段變對於紡織產業有更多認識,尤其近年永續潮流也帶動許多法規的更新與新興職位的產生,建立青年對紡織產業的更多想像,不只是尋求解方,更能夠透過討論捲動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