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地方創生新思維:AI與社區發展

團隊名稱 / 逗陣寮

活動人數 / 30 人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逗陣寮,是一群由大學生組成的跨校跨系青年團隊,有法律系、行管系、建築系、國企系、財金系。團隊在因緣際會下認識忠寮社區,發現忠寮的美好但同時也發覺我們也許有機會能夠協助社區做點什麼,在這個契機下逗陣寮成立了。會取名逗陣寮,是因為用台語來說的話就是一起來聊天的意思。我們想透過邊走邊聊,漫步在忠寮社區,帶領大家認識淡水的其中一塊瑰寶。這裡,也曾河川污染、生態系消失,在社區的共同努力堅持友善環境下,逐漸回復人與自然生態相對和諧的樣貌。這裡,也曾是李家舉人的居住地,有叔姪同榜的輝煌歷史,也有建築師傅工法的技術,還有,愛護大地的農民。我們想將忠寮的好,淡水的瑰寶,以走讀的方式將現代人帶入歷史,不僅學到課本上有的知識,還能學習課本以外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們也嘗試不同的走讀方式及DIY方式,期待讓所有需要用到的資源,給予產出的結果都來自於社區,包含DIY所需的任何材料。今年暑假與社區共同合作每週舉辦一次的社區走讀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忠寮,未來也將以每月一次的頻率舉辦下次。忠寮離市區有點距離,我們更期待能夠發展出兩天一夜的旅遊模式,以慢活為精神,療癒都市生活的壓力。現在團隊也進入忠山實驗小學,以每週一次半天的頻率進行食農以及環境教育。

議題介紹


議題說明 
地方創生歷來面臨多重挑戰,如:如何吸引回鄉青年數量、青年進入門檻高,還須克服資金不足、資源分散、行銷能力欠缺等問題。回鄉青年數量本就有限,且多因環境轉變及就業市場壓力而選擇離鄉。即便部分青年懷抱改變故土的熱忱,進入地方創生行列仍需克服高昂的入門門檻及專業技能不足之難題。此情形使得地方創生團隊在應對複雜挑戰時,常感捉襟見肘。此外,地方資金與技術支持匱乏,使得各項創新計畫在推動過程中難以持續運作,進一步制約了產業活力。 
另一方面,地方社群內部亦存在溝通協調困難、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各項措施未能充分連結地方特色與市場需求,致使資源未能有效聚合,無法形成穩定而充滿活力的發展環境。由此,地方創生除需解決基層人力與資金的問題,亦須面對如何推動政策落實與提升社區凝聚力的挑戰。在此背景下,AI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大語言模型,成為推動地方創生轉型的重要契機。大語言模型具備處理大量資料、提供智能建議及協助決策之能力,其應用可在多層面改善地方創生現狀,成為地方創生的加速器。 

本次預計討論之分項子議題內容: 

(1)文化保存-古厝空間應用 (邀請程氏古厝經營團隊 姚莉亭 擔任桌長)
使AI與文化、歷史空間結合再利用,提供程氏古厝及桂花樹三號兩個古厝以利想像及討論
(2)社區能源轉型-能源專業知識轉譯與社區溝通 (邀請新北市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專案經理 吳蘇庭 擔任桌長)
能源議題如何透過AI轉譯使地方人士更好了解,可能透過藝術界入或是繪本的方式達成目的
(3)農村發展議題-農村耕作人力缺乏 (邀請阿三哥農莊負責人 張哲岳 擔任桌長)
現行少女子化及高齡化,使農村耕作人力問題越趨嚴重,現行有農業移工及社會性農業的方式暫緩人力問題,而AI可以如何有效切入,將由深耕地方的夥伴共同討論
(4)農村發展議題-農村行政庶務人力缺乏 (邀請資深地方創生工作者 約克夏 擔任桌者)
現行農村缺乏農村經理人的角色,農夫無法又耕作又處理行政、行銷、溝通、撰寫企劃等,而AI的目的在於節省人力,該如何有效與實務結合運用,有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