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青年AI對話:科技與未來的交匯

團隊名稱 / 復興高中青年論壇

活動人數 / 40 人

我要報名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本次「AI創新世代:青年發展論壇」由由 復興高中青年論壇的在學高中生們負責籌劃與執行 。我們團隊長期關注青年議題,並積極參與「青年好政-Let's Talk」計畫,希望能藉由我們的努力,為青年朋友創造更多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 

我們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背景,但都懷抱著對青年發展的共同願景。我們相信,透過本次論壇,能夠匯集青年世代的智慧,激發更多關於AI創新與青年發展的思考,並將這些寶貴的意見傳達給相關單位,為台灣的青年政策貢獻一份力量。

 

議題介紹

一、 議題現況及問題: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AI 已經深入影響教育、職涯發展及社會倫理,成為當代青年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在教育領域中,AI 工具的普及化加速了知識的傳播與應用,但同時也帶來學習模式的轉變,使得學生可能過度依賴 AI 生成的答案,而降低自主思考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此外,科技發展所伴隨的隱憂,如電子成癮、社交能力的退化,亦是當前社會關切的重要議題。

       同時,AI 技術的應用亦涉及隱私權與公平性問題,例如,AI 學習數據的偏誤可能影響決策公平性,而現行監管機制是否足以保障資訊透明度,也是社會亟需關注的焦點。

       本次 Talk 將透過工作坊的分組的模式討論,以輕鬆但深入的方式探討 AI 對青年學習、倫理、社交交際的影響,並結合不同年齡層的觀點,促進多元思考與交流。
二、 議題之多元觀點與公共重要性:
1. 教育視角:
        AI 技術可以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例如智能家教、個人化學習系統等,提升學習效率。然而,過度依賴 AI 可能削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批判性思維,影響傳統教育模式的發展。在教育政策和課程設計的方面中,更可以探討 AI 如何影響現行教育政策與課程設計,例如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下,如何有效融入AI 教育,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與倫理意識。

2. 社會與心理健康視角:
       長期使用 AI 輔助社交(如虛擬助手、AI 聊天機器人)可能影響人際關係的深度,甚至導致社交孤立。此外,AI 演算法可能造成資訊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影響青年對多元觀點的接觸,間接影響其社會參與。


三、 預計討論之議題內容:

主題為「108 課綱強調「自發、互動、共好」的脈絡下,高中教育場域該如何智慧地擁抱 AI 科技,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與核心素養?」討論分為三個階段及三個面向,第一階段:找出問題、統整議題、了解現況,第二階段:提出多方觀點、提出解方,第三階段:大場討論(小組分享、形成結論),三個面向分為教師面:教學、輔導、研習等,及學生面:知識學習、情緒教育,家長面:親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