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減碳與休閒活動的對談

團隊名稱 / S.E.E.D.

活動人數 / 30 人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團隊名稱S.E.E.D.意思分別為Sustainable永續、Environment環境、Ecology生態、Develop發展四個單字,所組成一個單字Seed種子,每一成員代表一顆種子,讓更多年輕人能夠關注公共議題,用多元觀點為地球、台灣、石碇環境永續發展種下希望的種子。

團隊標語:Take a seat. Take a seed.意思是請坐下讓我們好好談談這顆希望種子的故事。

議題介紹

議題現況及問題:
極端氣候頻發,永續環境議題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議已 是刻不容緩;據此台灣制定 2050 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期待透 過轉型邁向零碳目標,而從中找出產業發展新方向,讓城鄉差 距縮短,並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6 淨水及衛生、 SDGs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SDGs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s11 永續城鄉、SDGs13 氣候行動、SDGs15 保育陸域生態, 從中探討相關議題的面相。
氣候議題引發國際高度重視,各國陸續提出「2050 淨零排 放」的宣示與行動。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2021 年 4 月 22 日世 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 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 是臺灣的目標(國家發展委員會,2021)。「台灣 2050 年淨零 排放路徑及策略」執行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策 略,以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並輔以 12 項關鍵 戰略,計畫於 2050 年與世界同步邁向淨零目標(行政院國家發 展委員會,2022)。「台灣 2050 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行動」, 訂定 2030 年減碳目標 24%正負 1%,並強化再生能源建置、節 能、運具電動化、碳匯及負排放技術、減碳國際合作 5 大作 為,預計 2030 年淨零轉型將帶動民間投資約 4 兆元,5.9 兆產 (國發會,2022)。歐盟也會在 2026 年開始實施碳邊境調整機 制(經濟部,2022),代表國際供應鏈要求會越來越具體,台 灣沒辦法避免,而這正是經濟發展的藍海產業,唯有產業得以 發展,環境永續才不會流於口號,找出產業發展新的方向,讓 城鄉差距縮短,透過對減碳與環保措施的相關作為,台灣可以 為地球的永續盡一份心力,這正是我們青年可以透過多元的檢 視與對話,進而參與公共政策進行討論的機會。
以下是我們議題探討背景敘述:
石碇位於新北市東北角生活圈範圍(另含瑞芳、貢寮、平 溪、雙溪),屬於台北都會區外圍入山臨海之偏遠區域,東北角 生活圈範圍內多為山地丘陵沿著水岸發展的鄉村小鎮,因此如 何在整體區域空間發展定位及對於生態環境的尊重,才是引導 城市永續發展的契機。
東北角生活圈聚落多位於淡水河流域,區內均有溪河流 經,因河流溪水系統發達,早期發展及對外運輸均以山林步道 與水路為主,後來因為礦業開發需求,1924 年完成礦業鐵路興 闢,其中雙溪、平溪、瑞芳 3 區才改以鐵路作為主要聯外交通 動線,而火車站也形成當地資源交易及商業活動中心;顯示東北 角生活圈聚落均為沿著運輸路網中心(包括渡口、港口、車站 等)逐漸向外圍地區呈帶狀擴張,發展至今各個都市計畫區成為 區內主要人口集中、生活居住、商業活動、行政機能服務之地 區中心。
東北角生活圈聚落早期發展乃是因著漁業、茶葉、礦業等 天然資源分布與開發,形成當地資源交易及商業活動中心,尤 其是瑞芳、平溪、雙溪三區現地保存仍稱完整的礦業遺產,因 在 1895 年日治台灣後,農業急速轉型礦業,經濟大為振興,然 隨著 1980 年 礦產業結束後,重新回歸農業本位。故東北角生 活圈聚落在地區發展特性上,仍擁有昔日山系礦場或海系漁事 等常民文化,地域資源及傳統產業風貌為地方重要的產業文化 發展軌跡。
台灣煤礦因 1980 年代一連串大規模的礦災關閉後,根據政 府單位提供的資訊,位於石碇的文山煤礦共開採 1,554,186 噸, 1,022,400 噸剩餘量,現在的石碇文山煤礦已成為了知名觀光的 礦工紀博物館,廢棄礦業如何透過減碳與永續來華麗轉身,值 得進行深入探討。
東北角生活圈由於地處大台北都會區邊緣,交通聯絡網路 較不便利,城鄉發展規模就不如其他地區,顯得較為緩慢,但 也因此使得東北角生活圈範圍內自然環境維護良好、境內風景 優美、天然資源豐富,山嶺林區與河階地多為遊憩休閒據點。
土地再利用通常可以分成「柔性最終利用」與「剛性最終 利用」兩大類。柔性最終利用分成生產性(耕種農業、能源栽培 業、溫室作物與園藝等)與遊憩(自然(文化)遺產、礦山公 園、教育園區、露營地等)為主,具有不同的保育價值。剛性最 終利用例如:工業設施、遊樂場、商業發展等。(科技大觀園, 98 年)
有關礦區土地復育與生態重建,應該以恢復生態學為理論 基礎。對於採礦所引起的土地功能退化、生態結構缺損、功能 失調等問題,藉由工程、生物和其他綜合措施,恢復和提高生 態系統的功能,最後再重建符合需求和價值取向的永續生態系 統,以逐步實現礦區的永續發展。(科技大觀園,98 年)
依據「臺北都會區綠色基盤綱要計畫」有關綠覆地分析, 東北角生活圈各行政轄區範圍,均為綠覆地占全區面積 90%以 上區域,且是以密林區(植栽覆蓋度>30%)為主的行政區,顯示 綠覆地景觀非常完整。
隨著城市工業化,不少的水資源被汙染,預計至西元 2025 年,全球將會有 46%的城市人口缺水,人類漸漸無法取得安全 且負擔的起的飲用水,淡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邱婉 菁,2022)林財富表示臺灣科技廠中的水回收率,目前可達 80–90%,形同自成一個小型的水循環圈,正是此細項目標的 實踐(SDG6 的實踐:科技廠水回收、嘉南平原灌溉優化)。
水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對社會經濟發展、能源和糧 食生產、生態系統健康以及人類自身的存活都至關重要。水也 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核心要素,是連接社會和環境的關鍵環節 (聯合國)。為加快努力解決與水有關的挑戰,聯合國大會宣 佈 2018-2028 年為“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目標是 更加注重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和統籌管理促進實現社會、經濟和 環境目標,更加注重有關方案和專案的執行和促進工作以及增 進各級合作和夥伴關係,以幫助實現與水有關的國際商定目標 和具體目標,包括《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載目標。(聯合 國)
東北角生活圈多為淡水河流域,其中瑞芳、平溪行經基隆 河,石碇行經景美溪,雙溪,貢寮則為獨立溪流,因均位於上 游地區,因此水域的邊緣與河灘的保全,對整體的河流廊道生 態體系與水質淨化扮演極重要角色;另外,河川具有豐富的生態 資源與河岸景觀,透過水岸及河川地的整治,進行整體環境的 改善,與自行車道、步道等設計相結合,可發展低碳旅遊並營 造良好之親水空間。
同時石碇總人口數 7262(新北市政府民政局,2023),供水量 以每日 7000M/日(自來水公司,2021)位於大台北地區水資源 的上游,周圍的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必然重要,好的環境才有 好的水資源,這正是淨零排放、環境永續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的 原因。
以休閒活動來實施「環境永續、淨零排放」,例子 1:根 據《2020東京奧運賽前永續報告》,賽事期間將100%使用再生 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奧運聖火、選手村部分設施採用氫 能;另外,頒獎臺採用廢棄塑膠材料製作,並在賽會期間推廣 減量、回收、再利用,朝向 65%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目標(綠色 和平,2023)。
例子 2:今年成為金標賽事的 2023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路 跑賽,也以「零碳翻轉、新北先行」為目標,賽事跑衣是由咖 啡紗及舊寶特瓶製作而成,完成 11000 件跑衣可減少 2090 公斤 碳排放,工作人員外套及選手物資袋,用上屆賽事剩餘布料製 作,衣保袋與專用垃圾袋結合為結合減塑理念及政策宣導,新 北市自民國 102 年底首創推出「環保兩用袋」,111 年底更推 出原料 50%以上使用再生料的「再生料兩用袋」,取得行政院 環保署環保標章,更是減少 1 億 4000 萬個塑膠袋的使用,節省 923 公噸的塑膠原料(環境保護局,2023),賽事現場的帆 布,回收再利用變成隨身包,處處都有減碳痕跡,而活動代表 永續城市理念,從運動落實環境永續。
青年應該如何藉由投入公共政策議題,能夠捲動更多青年 關注社會議題,基於團隊成員的學成背景及經驗,希冀透過運 動休閒活動(淨山、路跑、溯溪、健行、登山、露營)、綠色旅 遊、循環經濟、淨零排放,藉由碳排計算方式,分享相關資 訊,讓更多人願意投入減碳的新生活運動。
基於前面探討,台灣對地球環境應深刻責任,團隊想要在 其中盡一份力,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6 淨水及衛 生、SDGs15 保育陸域生態,我們選定了石碇,在 110 年於石碇 區進行兩次教育部青年署獎勵青年自組團隊參與志工行動計畫 (輔慰仁心,造螢石碇),並於 110 年 10 月 15 日於當地進行淨 山服務活動,藉由計畫及活動,來關注環保議題與改善地方環 境。 團隊名稱 S.E.E.D. 意 思 分 別 為 Sustainable 永 續 、 Environment 環境、Ecology 生態、Develop 發展四個單字,所組 成一個單字 Seed 種子,每一成員代表一顆種子,讓更多年輕人 能夠關注公共議題,為地球、台灣、石碇環境永續種下希望的 種子。團隊標語:Take a seat. Take a seed.意思是請坐下讓我們 好好談談這顆希望種子的故事

議題之多元觀點與公共重要性:
(1)、 預計邀請對象:預計透過邀請不同的單位、背景及 身分的參與者,位議題提供不同的多元管點,並探討議題 的公共重要性。
1、參與當地環保服務志工。
2、 永續環境議題專家。
3、 在地社團組織成員。
4、 在地區公所人員。
5、 在地學校教職員。
6、 淨零排放研究者。
7、 永續環境基金會或企業。
8、 扶輪社或獅子會…等,社會服務團體。
(2)、 多元觀點:
● 如何創新運動休閒產業來實踐淨零排放與永續環境?
● 能源產業轉型-探討煤礦產地如何華麗轉身雨淨零排放、 環境永續,互利共存。
● 都市發展與偏鄉差距,如何在城市開發與環境永續取得 平衡點。
● 水土保持與水資源取得利用,經濟與環保的雙贏政策。
(3)、 公共重要性(政策):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 略、經濟部水利署。
● 商業低碳轉型模式-推在地食材。
● 生活轉型-零浪費低碳飲食、低碳運輸網路、使用取代擁 有、全民對話、淨零循環建築。
● 能源轉型-打造綠能生態系。
● 產業轉型運輸部門-人本綠運輸-推廣公共運輸、完善步 行、自行車環境。
●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

4、 預計討論之分項子議題內容:
● 森林療癒的新生活模式
● 高耗能的傳統產業轉型
●運動休閒產業的永續環境新模式
● 如何強化、實施垃圾分類模式
●石碇低碳交通運輸可行性、發展路徑

議題分享人

議題分享人照片
個人經歷

成果展示

活動側寫

石碇位於新北市東北角,在1950年代前因礦業而繁華一時,隨著1980年代開礦產業結束後,現今成為人口嚴重外流、缺乏大眾交通的近城偏鄉,在這裡,可以做什麼淨零活動?如何透過推動永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來自輔仁大學運動休閒管理學程S.E.E.D.學生團隊,結合在地發展議題來討論永續議題。

在石碇文山煤礦場旁長大的葉家豪八年前回鄉時,有習慣出門散步時隨手撿垃圾,「我撿垃圾撿到懷疑人生,你想像得到的垃圾我都撿過。」葉家豪曾經撿過可再利用的木材及早期的消防栓等在地歷史文物,利用這些歷史文物,他修補了一間書屋,呈現在地故事,成為社區中親子可以交流、休閒的場所,進一步凝聚了在地的向心力。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朱家賢老師則分享近年氣候變遷引發的一連串世界政經改變,碳費、碳稅等法規打破以往只求數字的經濟發展,未來環保不僅能救地球,還能是個好生意。石碇位於城市邊緣,是不是能發展出不一樣的綠色產業?

這次Talk討論,團隊針對石碇在地發展,也特別提出五個與地方發展相關的題目,分為別森林療癒的新生活模式、高耗能的傳統產業轉型、運動休閒產業的永續環境新模式、如何強化實施垃圾分類模式、石碇低碳交通運輸可行性及發展路徑等,透過現場討論,期待孵化更多永續發展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