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好政LOGO
:::

AI × 台南生活:年輕世代的地方治理革命

團隊名稱 / 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活動人數 / 30 人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團隊介紹

2016 年 7 月,一群對家鄉懷有熱情的台南青年聚在一起,開始思考能如何發揮所長,開創市政參與的新想像。我們來自社會各處,包括非營利組織工作者、研究生、醫療人員、網路工作者、書店策展人、文史工作者、基層政治工作者、上班族等等,我們也期待有更多不同經驗與視野的朋友一起加入。

 

把我們聚在一起的理由只有一個: 希望在地與返鄉的台南青年,可以扛起與不同世代溝通、並共同協作的責任,一起讓台南變得更好。

 

台南新芽,希望以公民團體的角色對台南市政開始理解、思考並介入、參與,進而達到實質監督的目的。參與政治並非只有參選一途,透過各種網路時代開放政府的思維,我們期許能降低公民關心政治的門檻,從人人都可以的公共參與開始,讓每個人都能快速理解施政實況,並且在資訊盡可能對等的情況下討論政策。

 

為此,台南新芽長期舉辦新芽講堂,與民眾一起學習各式議題;亦與許多倡議團體合作於台南辦理活動,深化在地公民社會的議題探討。而在市政監督上,除了持續追縱重要議題的資訊外,也會撰文評析、開記者會呼籲,亦與相關公民團體或個人合作,促成市府與民間對話;此外,每年的年度論壇則會在選定的議題下,邀請市府、學界、公民團體與民眾一起來交流、構思,如何能讓台南更加進步。

 

至於議會監督,台南新芽重視質詢內容,而非出席率、發言次數等量化表現,因此會整理市議員的質詢內容、關心其提案內容,並將之轉變為民眾能簡便獲取的資訊形式,降低阻礙以提升民眾關心地方政治的意願,並持續邀請民眾一起投入議會監督的行列,培力志工共同展開各式工作、產出成果,讓地方政治不再限於四年一次的投票行為。

 

 

議題介紹

近年來,數位治理如何可能、它的優勢與風險,已正式進入公眾視野,不僅市府對於如何運用人工智慧來優化管理有實際需求,大眾對於如何運用AI改善生活,同時具有諸多想法與期待,因此,台南新芽希望以「青年如何運用AI促進地方治理?」為題,展開審議交流,為青年促進台南數位城市治理的願景和未來可能性打開空間,並藉此釐清需求與限制,以期參與者能針對自身關注的領域或議題,為如何運用AI尋找出更多行動方案。

 

【討論主題及子議題】

1. 從現在到未來,請您針對當前台南市政府AI應用要解決的問題,就自身經驗與想像進行分享,子議題包括:

  • 針對當前AI解決方案要解決的問題,你有什麼經驗或想像可以補充嗎?
  • 這些問題可能是因為哪些狀況,才導致發生?
  • 您認為AI適合提供的服務面向為何?請針對合適的面向,提出您自身的AI服務需求。

 

2. 請您從自身關注的領域,就可能的擔憂與問題解方進行分享,子議題包括:

  • 面對這些AI應用方案,您期待這些問題會如何被解決?請與大家分享您的看法與建議。
  • 使用AI是好的方法嗎?您對於AI的導入,有哪些擔憂?
  • 您是否希望政府哪一個單位或部門,能針對您的疑慮和建議提供回應?

 

 

【議題背景介紹】

根據「2024年AI台南數位城市治理黑客松」的公開資料,2024年台南市政府共計列出20個局處及其AI應用的相關問題和需求,透過競賽活動向社會大眾徵求解決方案,可作為本次議題現況與問題的參考,本會參酌南市各局處的問題,經篩選歸納後認為可分為五個領域加以探討,羅列與說明於下,並整理如下方「台南AI議題分類表」: 

 

1. 民意收集、行政與治理優化:

包含(1)公有資產管理與活化、(2)古蹟災損管理暨通報、(3)鑑界排班優化模型、(4)道路挖掘案件圖像輔助辨識,以及未來1999 AI客服系統應用等行政與客服優化相關問題,此類亦可延伸探討如何運用AI蒐集回饋,讓公共政策符合人們的真實需求。

 

2. 衛福、教育與弱勢服務:

涉及醫療、教育、補助等社會基本福利措施,包含(1)專責醫師制度相關資訊整合、(2)早療補助申請平臺、(3)移工動態數據分析與輔導策略研究、(4)學生使用生成式AI之學習成效研究、(5)優秀運動員健康管理之需求,亦可延伸探討如何確保運用AI之公益性,避免數位落差帶來不平等。

 

3. 環境監測與生態管理:

有關城市生態與監測系統,包含(1)排氣管噪音檢舉(2)國土監測流程優化(3)綠鬣蜥行蹤與習性分析(4)登革熱誘卵桶監測流程優化之議題,亦可探討如何運用AI關注城市人與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4. 災害應變與緊急救援:

天然災害偵測與避難指引等,此面向可包含(1)無人機搜救自動辨識、(2)水利災害影響評估、(3)天災期間封橋封路流程整合,乃至於災害後統計或物資應援方式等,涉及如何運用AI有效達到人們互助與支援之議題。

 

5. 建設、交通與城市生活:

有關AI應用於日常生活便利性,包含(1)體育競賽報名系統、(2)宗教繞境資訊系統、(3)觀光旅遊主題地圖、(4)網路販售菸酒監測等,探討如何運用AI創造想要的城市生活。 

 

  • 台南AI議題分類表

 

組別

領域分類

2024年AI台南數位城市治理黑克松題目列表

延伸探索

1

民意收集、行政與治理優化

(1)公有資產管理與活化

(2)古蹟災損管理暨通報平臺

(3)鑑界排班優化模型

(4)道路挖掘案件圖像輔助辨識

如何運用AI蒐集回饋,讓公共政策符合人們的真實需求

2

衛福、教育與弱勢服務

(1)專責醫師制度相關資訊整合

(2)早療補助申請平臺

(3)移工動態數據分析與輔導策

         略研究

(4)學生使用生成式AI之學習成

         效研究

(5)優秀運動員健康管理系統

如何確保運用AI的公益性,避免數位落差帶來不平等

3

環境監測與生態管理

(1)排氣管噪音檢舉

(2)國土監測流程優化

(3)綠鬣蜥行蹤與習性分析

(4)登革熱誘卵桶監測流程優化

如何運用AI關注城市人與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4

災害應變與緊急救援

(1)無人機搜救自動辨識

(2)水利災害影響評估平台

(3)天災期間封橋封路流程整合

如何運用AI有效達到災害偵測、避難指引,人們互助與支援

5

建設、交通與城市生活

(1)體育競賽報名系統

(2)宗教繞境資訊系統

(3)觀光旅遊主題地圖

(4)網路販售菸酒監測平台

AI用於日常生活便利性,如何運用AI創造想要的城市生活

 

透過上述問題整理,我們雖然對台南市府在AI應用需求方面,具備概觀理解,但對於民眾的真實想法和未來AI相關政策將帶來的風險和疑慮,仍付之闕如,然而,公共政策影響層面廣泛,所涉及之基本權益不容忽視,因此,本會預計於辦理審議工作坊過程中,依上述五個領域進行分組討論,邀請在地青年共同發想、提議、回饋,蒐集真實想法和需求,以期有助於台南市府進一步推動AI相關政策前,能更貼近民眾真實想法,以及避免可能的風險與疑慮。

 

 

【議題補充說明】

首先,依據目前台灣正在推動的《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可知未來的AI應用,必須同時考量以下7項基本原理原則,包括:

1.「永續發展與福祉」、2.「人類自主」、3.「隱私保護與資料治理」、4.「資安與安全」、5.「透明與可解釋」、6.「公平與不歧視」、7.「問責」。

 

再者,透過資料蒐集(林文源等,2024;陳敦源等,2022;黃心怡等,2021;丁玉珍等,2020),本會也觀察到,關於AI在地方治理的優勢被提及時,經常討論的面向包括:

1.「公共意見收集與分析」、2.「城市資源優化與管理」、3.「輔助政府決策與治理」、4.「社會服務與民生應用」、5.「協助民眾參與決策與意見蒐集」。

 

而AI應用於地方治理,其風險與影響性則必須同時考量:

  1. 政府的技術條件,例如基礎設施與數據管理能力
  2. 法規與倫理條件,例如隱私保護與公平性
  3. 整體社會的接受度,例如市民參與的數位落差和多樣性
  4. 治理透明度與責任機制的問題。

 

最後,我們期待聽到更多不同聲音,因此,在審議過程中,新芽希望來參與的朋友們也能同時留意:

  • 多元族群如何看待這些AI應用案例?

公共政策的實施,需要因人因地制宜,從而達到實質平等,如潛藏歧視與偏見,將導致公共資源分配不均,因此,如果 AI 政策制定過程缺乏多元族群的參與,可能導致決策與實際需求脫節,在審議過程中,請耐心傾聽不同身分、族群的人如何看待這些AI應用案例,創造有品質的對話。 

  • 我們如何確保AI應用案例的成果具備更多公共性、公益性?

由於AI已應用於整體國家政策之優化管理、輔助決策、民生服務等各個層面,乃至外交、國防等軍事策略,因此,歡迎和我們一起思考如何提高AI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並提供即時回饋,對於未來地方治理的決策,將有助於呈現更清晰的政策建議。

 

議題分享人

議題分享人照片
個人經歷